首页 - 正文

关于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调整的通知(教务处【2014】20号)

创建时间:  2014/04/24  胡瑕   浏览次数:   返回

各院系: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必须贯穿于大学四年,渗透在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三年来,上海大学在原先10个模块通识课基础上,重新凝练,建成以"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和"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等为模块的通识课程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人文社科(R)、经管(J)和理工(L)三大领域。
        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起,2014级大类新生将启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方案。各院系新申报或已整合部分优质通选课,经由通识教育委员会专家评审,已有23门课程成为我校首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已开展通选课程库的压缩、梳理与优化工作以提高原有通选课品质。
遵循原则如下:
        1.一位教师原则上只领衔一门通选课。
        2.将原有课程对应到新的课程模块。
        3.去除与通识教育理念不符,含教学内容过时、过窄、过深、过偏的课程;
        去除因课程体系模块调整与核心通识课有内容重叠和涵盖的课程;      
        去除部分教学效果欠佳的课程(结合大类学生评教、考评办听课成绩);
        去除因调离、退休等人事问题而无法开设的课程。
        为盘活课程资源充分满足三个校区学生选课需求,通选课任课教师原则上必须保证每学年至少开设2轮次,且须保证能在多个校区开课,可同一学期开设平行班。希各知照。

 

                                                                                                                                               教务处
                                                                                                                                          2014.4.24

上一条:关于“文学经典与现代人生”等23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立项建设及经费划拨的通知(教务处【2014】22号)

下一条:关于举办2014年上海大学化学实验竞赛暨第八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选拔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