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18年上海大学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创建时间:  2018/10/31  万金雷   浏览次数:   返回

关于举办2018年上海大学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物联网技术作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创新驱动日益明显、应用需求不断拓宽、产业环境持续优化的特点日趋彰显,物联网专业人才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上海大学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面向上海大学在读学生的一项团体性创意实践活动,涉及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控制、传感等多门学科及领域。旨在激发上海大学学生积极参与物联网知识学习与创新的热情,提升上海大学学生在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推进上海大学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推动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创新型应用成果研发,促进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

二、活动介绍

上海大学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是由上海大学教务处主办和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一)参赛对象

1、参赛资格:上海大学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业不限),均有资格报名参赛,以组为基本参赛单位,统一报名和参赛。

2、队员组成:每支参赛队员不超过4名学生,参赛队员不得随意更换,私自顶替或更换,将取消参赛及评奖资格,如有特殊情况需报请大赛组委会批准。

3、指导教师:由组委会组织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专业指导。

(二)大赛选题

本赛事采用开放式选题的形式,各参赛队伍可自主选题,也可以参考组委会规定命题。大赛鼓励参赛作品题目及内容具有一定技术领先性和创新性,优先考虑能够解决相关行业及领域实际问题的作品。

设计内容可涵盖:典型物联网应用领域和主流支撑技术。

例如应用领域:家居安防,工业控制,智慧城市,机械制造,农业生产,医疗健康,交通物流,消费电子,绿色节能,资产跟踪,食品追溯,科学研究类等领域。

主流技术:传感网技术,M2M,RFID技术,条码识别技术,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嵌入式系统及接口技术等。

(三)竞赛形式

大赛通过“电子报名、作品演示、答辩评审、现场颁奖”的形式,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指导评审。

1、组委会组织培训指导1-2次。

2、答辩评审: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各参赛队现场对本队作品进行的现场演示,现场解说,现场答辩以及现场表现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评审,评出决赛成绩。

赛程安排共三个阶段:

(1)11月9日:报名截止(组织培训:11月9日 14:00,翔英楼T302室)

(2)11月23日:提交题目与项目概要(当天安排答疑:翔英楼T302室,时间段14:30-16:30)

(3)12月28日:作品演示,答辩,评审(地点:翔英楼T302室)

(四)作品提交要求

1、项目方案提交

提交方案需包含但不限于:项目背景、项目意义、项目目标、需求分析、产品定义、技术方案、项目成员构成及职责分配、预估风险及对策、项目进度表等。

2、作品提交

需提交设计作品的雏形,并能够实现预计进度内应该实现的功能。入围的作品在答辩评审前仍可修改。

(1)软件类作品:需提交产品定义、软件源代码、功能展示说明文档、PPT版本介绍材料、参考文献。

(2)硬件类作品:需提交产品定义、原理图设计文件、PCB设计文件、原器件清单、调试记录过程文档、测试报告、作品运行视频、PPT版本介绍材料、参考文献。

(3)综合类:结合软硬件需提交内容,上传所需资料。

3、提交方式:

所有材料打包,命名“竞赛名称+组长姓名+题目”,电子邮件发至:wangxzw@shu.edu.cn

4、作品要求:

(1)原创:不得抄袭拷贝,保持作品的唯一性。

(2)创新:不拘于已有产品和应用,构建有创意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3)实用:贴近实际生活,结合热点应用,系统简洁并具有实用价值。

(4)完整:设计方案要求有完整的文档,其中内容包括需求的分析,可行性分析。设计难点分析,系统的框架,功能的描述,实现的方法,进度预估等,文档力求思路清晰,任务明确,结构合理。

(5)作品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五)奖励

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成绩突出者推荐参加2019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三、组织机构与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教务处

承办单位: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联 系 人: 王旭智

电子邮件:wangxzw@shu.edu.cn

联系电话:13564938262

上一条:关于举办 "向经典致敬 与时代同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上海大学思政课程班学生诵读比赛"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组织我校学生参加2019年(第十一届) 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