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教育数智化战略,促进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现启动2025年度上海大学AI赋能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 建设目标
AI赋能示范课程是指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教学方法的改革,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升级,形成一批具有高水平示范作用的AI赋能教育教学课程。
二、 建设内容
课程建设内容包括AI核心知识素养课,AI垂直应用课和AI创新实践课程。素养课分为两类,一类是AI共有的核心素养课程,主要包括AI为何物、AI关键技术、何为智能体、大模型及应用、AI伦理及安全等;另一类是AI与学科专业结合,体现学科专业特色的AI素养。AI垂直应用课程重点训练学生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主要包含人工智能垂直应用课程模块。AI创新实践课程提升学生创新人工智能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含进阶式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和人工智能创新实践课程。
AI赋能示范课程建设应以AI技术赋能课程建设全流程,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升级,融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课程须具备三个关键要素,即数字教师、AI助教、AI+课程内容重构,实现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方位辅助,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鼓励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校企合作开发实践性强、以应用为导向的AI课程,以实际项目牵引的方式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AI赋能示范课程建设需在一个或若干个教学班进行实际应用。
三、 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须为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符合学校课程建设规划。鼓励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申报。鼓励国家级、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申报。
2. 课程负责人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课程负责人应作为本课程的主讲教师。
3.课程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素质优良,支持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团队成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
四、 申报类型
1. AI核心知识素养课。包括AI共有的核心素养课程或是AI与学科专业结合,体现学科专业特色的AI素养。
2. AI垂直应用课。要求AI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入融合。
3. AI创新实践课。要求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以实际项目牵引的方式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申报及验收流程
1.10月13日12:00前,各学院按照申报条件组织教师申报、初评、遴选排序,每个学院5名额,教务部不接收超额申报的材料。
2.学校在学院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公示无异后,确定立项课程。
3.AI赋能示范课程建设期为1年,通过申报立项的课程须即刻启动课程建设,建设期满后,教务部将组织验收工作。
六、 申报材料
《上海大学人工智能赋能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1)及《上海大学人工智能赋能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以上材料只需提交签字盖章后的电子版,汇总表还需提交excel版本。
联系人:陈晓玲,邮箱:xlchen@shu.edu.cn,地址:宝山校区A505,办公电话:66133507-803
上海大学教务部
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