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要求,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创新教学模式和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本次项目申报采用教学单位推荐的方式。为提高申报质量,每个承担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单位最多可以推荐3项(含最多1项重点项目)。
课题负责人应符合以下条件:(1)须为我校在岗在编的专任教师,原则上需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2)在教学改革方面有深入研究,承担过与研究方向有关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AI教学研究以及研究型挑战性课程等;(3)须为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具有独立开展研究或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4)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已作为往年“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的人员,未正式结题前本年度不得重复申请,已经提出结题的申请者本年度可以申报。
二、申报方向
研究项目须体现“人工智能(AI)赋能教学创新与教师发展”,以下所列选题仅供申请人在申报时参考,申请人参照申报方向,结合本单位实际和项目负责人研究专长、研究基础,自行确定选题和研究内容。申报方向如下:
1.AI赋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2.基于AIGC的课堂教学设计创新
3.AI赋能高校课堂教学互动设计
4.AIGC支持教学活动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5.AI赋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6.AI时代高校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7.高校课堂中智能教学助手的开发与应用
8.AIGC在研究型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三、项目申报流程
1.申报人填写申报书,学院汇总、排序并盖章后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出项目立项申请。
2.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根据申报项目数、申报内容等,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项目评审。
3.评审意见报学校领导审批通过后,予以立项支持。
四、项目管理
1.实行主持人负责制。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使用项目研究经费等。
2.项目在研期间,每学年选派一位项目成员参加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3.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根据立项内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对项目进行定期检查。
4.项目研究过程中,原则上不得中途调整项目组成员和研究计划、预期成果;确因特殊情况需调整,需由项目主持人说明变更情况和原因,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批。
5.拟资助重点项目3-5项,一般项目8-10项。具体立项项目数量和资助经费金额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项目经费按照学校相关财务制度进行管理。
五、项目结项
1.结项时限。项目应在1年内结项。
2.结项验收。结项有明确的教学创新成果,成果可包含论文、专著、教材、教案、反思性的教学成长记录、数字化教学资源、教育软件以及支撑教学改革的其他成果,并重点陈述该项目对课堂教学效果持续改进的证据。
六、成果版权
研究成果版权归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课题申报单位共有,相关人员在公开发表时,应标注“受上海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2025年度建设项目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经费资助”及项目编号。
七、其他要求
鼓励开展实证研究,鼓励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鼓励国际合作研究。严禁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项目立项,并在全校通报。
八、材料报送
请申报人填写《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附件1),学院进行汇总、排序,填好汇总表(附件2)并加盖公章后于2025年10月20日(周一)17点前,发电子版至ctld@oa.shu.edu.cn,,邮件命名为:2025年度教学研究申报书-学院名称-课题数量,申报书文件命名:学院-负责人姓名-课题名称)。请在规定时间内申报,逾期将不予受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立项,并在教务部网站公布立项结果。
联系人及电话:苏珊,56609572
附件1:上海大学2025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
附件2:上海大学2025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
上海大学教务部
202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