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工作,发挥课程思政名师团队引领作用,扬优势、塑品牌、补短板,持续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经研究,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2年度校级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工作室主持人及团队成员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积极主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教书育人初心。
2.工作室主持人应具有较强的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能力和较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经验,已取得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相应成果。
3.主持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在教学岗位连续工作10年(含)以上,具有高级职称,且在岗在编。
4.工作室团队成员有各自分工和互补优势。团队教师原则上应为我校在编在岗中青年骨干教师,优先推荐已承担课程思政各类建设项目的教师。
二、工作职责和管理方式
名师工作室是集教学、研究、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课程思政教研共同体。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设主持人1名,团队成员3-5名,其主要职责为:
1.主持人须实质讲授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的课程,承担不少于该课程1/3的教学任务。以主持人所在院系为托管单位,以入选主持人为核心,组建教师工作团队,深度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育市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名师团队,提升教书育人实效。
2.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研究制定课程思政教师培训方案,积极承担校内尤其是本院系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沙龙、工作坊、示范公开课、观摩研讨等。
3.共享教学资源。及时总结先进教学经验,积极向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网站、公众号等提供面向校内外的优质教学资源与工作信息。
4.开展教学研究。发挥工作室主持人学术专长,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汇集成员集体智慧,开展课程思政重点难点、改革创新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产出较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或咨询报告。
5.各院系(部门)应加强管理,给予政策、经费、人员等配套支持。
6.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对工作室的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估。各名师工作室须每年提交工作总结(建设目标、举措、成效与成果、存在问题等)和下一年度的建设计划。
三、申报程序
1.推荐申报。请各院系高度重视,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严格程序,切实履行好审核职责,做好选拔和推荐工作。每个院系择优推荐1项。
2.材料提交。获院系推荐的申报人于2022年10月27日中午12:00 前,将pdf版签字盖章的申报书及相关支撑材料上传至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评审平台,平台操作指南另行通知。请院系同步提交电子版申报推荐表至sdkcsz2020@163.com,逾期未报送者视为“放弃”。
3.评审立项。教务部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立项建设的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给予一定经费资助。
联系人:曹园园 地址:宝山校区A517
特此通知。
附件:1.上海大学2022年度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申报书
2.上海大学2022年度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申报推荐表
上海大学教务部
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2022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