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温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两会内容,聚力提升思政课和各类课程教学质量,2024年3月18日,上海大学在宝山校区B416举办专题教学沙龙。本次沙龙由上海大学教务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承办。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40多名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参会。沙龙由教务部副部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顾晓英教授担任主持。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大伟出席。
顾晓英首先结合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关键问题、深厚根基、体系建设、突出功能、方法指导、内容引领、教师修养等八个方面,带领与会教师一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及时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将“最前沿”“最鲜活”“最热门”的两会内容融入课程,切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大伟与大家交流了学习体会:无论是思政课还是课程思政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塑造学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在主题发言环节,思政课教师代表和各学院国家级、市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负责人和青年教师代表等作了分享。
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陆永生副教授谈到,课程思政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自觉性,结合水污染防治的最新内容,发掘“法策德”的课程思政元素,将最新时政作为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叶海涛教授强调学习“3·18”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这“两个关键”。他结合主讲“美丽中国”思政选修课,认为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应加强协同,让课程思政向“润物无声”的境界迈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焦成焕教授强调课程思政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他从学理层面交流了对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教会学生明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教务部教学建设处处长、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昕昕指出,教师应主动打开视野,践行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未来课程建设,及时在教学中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两会最新内容,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教材编写和选用,提升课程质量。
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见礼教授:作为理科基础教学老师,我关注到两会强调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创新能力。结合课程教学,我尝试引入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延展知识点运用,建立大知识图谱,培养和增强学生原始创新能力。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郑华东老师认为当下的学习仍然需要许多基础学科的知识,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有融入”“有想法”“有创建”,不然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晓强指出新科技带来新发展。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应当积极拥抱并接纳人工智能数字科技,但不要盲目“迷信”。毕竟,人工智能目前仍然是“为人所用”的工具,我们应当考虑用好人工智能积极助力课程教学。
来自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李晓媛副教授和白岸杨老师分享了人工智能助力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应当建立起教学自信,与AI共筑数字教学创新课堂。
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亮: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谈到工匠精神,强调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作为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在“项目管理案例与实务”和“项目计划与控制”等课程教学中引导同学们思考新时代形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邀请上海市劳动模范进课堂,让工匠精神感染学生,让同学们明晰努力的方向,鼓足前行的勇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武荣教授结合亲身参与的思政领航课程建设分享心得。他引导同学们关注两会热点,了解新能源汽车、双碳战略、燃料使用等学科发展前沿,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效。
继续教育学院的王晨副教授结合艺术类课程中外数字教育现状,主动探索学科交叉、文理相通,打造示范课程,提升育人质量。
此次专题沙龙旨在深入学习“3·18”重要讲话精神,并将两会精神及时融入课堂教学,让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建设更加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