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9月11日上午,上海大学2012-2013学年首次教学院长工作会议在校本部行政楼501会议室举行。叶志明副校长出席,会议由教务处处长万旺根主持。会议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务处、考评办、人事处、学工办负责人,本科教学院长参加;第二个阶段,教务处、考评办、研究生部负责人,研究生教学院长参加。
教务处介绍了上个学年各学院新生研讨课开课情况,通报了2012-2013学年新生研讨课开课计划完成进展,希望各学院加大动员力度,提高开课率,圆满完成学校下达的开课任务。教务处向各学院反馈了对2011级学生分流后两周实践课课程调研结果,同时提出了课程安排和质量方面的改进建议。教务处重申了《关于课外培养的暂行规定》(教务处【2012】25号)文件中的相关规定,通报了2012级教学计划(包括后三年教学计划)中课外内容的安排情况,希望各学院加大课外培养的实施力度。教务处还通报了2011级学生本学期的选课情况。对2011级学生分流后,其所承担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如何管理,教务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关于明年夏季学期国际化课程安排,教务处提醒各学院早作准备,精心物色,提高引入教师和课程的质量,逐步做出特色来。希望各学院对海外交流学分认定严格把关、规范管理。
教务处万旺根处长特别强调,各学院要加强宣传新生研讨课开课意义,提高教授们的思想认识,推动教授们普遍为本科生上课,学院的相关工作要尽早转型,越早越主动。
叶校长指出,新生研讨课对学生的成长道路有深刻的影响,是学生满意度最高的一种课程,也是我校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对学生的郑重承诺。在高校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生研讨课的开设更加只能进不能退。教育部已经提出,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之一。学校将会在教授聘任等制度上进行改革,促使教授们重视本科教学。在我校本科招生名额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各学院面临的生源危机将会进一步加大,更加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来吸引学生。一方面,学院要正确地引导教师。另一方面,一个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自己的知识向学生讲授出来的教授不是一个高水平的教授。学生的课外时间应该主要用于学习。2011级学生所承担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应该鼓励继续做下去,使同学们得到全方位的学习和锻炼,同时探索大学生创新项目开展的新模式。叶校长还指出,夏季学期国际化课程需要有更大的发展。
关于2013年推荐和接收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先后作了布置,对相关文件表格和时间节点进行了重点说明。叶校长强调了本次推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他说,大家要熟悉政策,把握程序,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推免工作,希望大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认真高效地完成推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