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怎样做好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的教学设计? 上海大学举办第65期教师教学沙龙开展线上培训

创建时间:  2022/08/14  曹园园   浏览次数:   返回

为推动党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促进学校2022年度“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高质量建设,8月5日下午,上海大学教务部、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举办第65期教师教学沙龙,邀请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院教授徐光寿为第二期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项目组教师作辅导,贤云教育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化妆师汤颖给第五期课程思政微课录制提出建议要求。学校2022年度“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部分院系教学院长及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的老师近60人与会。

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顾晓英担任主持。她指出“育人先育己”,希望通过一次次针对性培训与沙龙研讨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素养。延续并精进学校课程类项目的建设要求,上海大学的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建设需要做到“几个一”,即撰写一则党史融入的教学设计;举办一次院级及以上公开课;拍摄一则微课;举办一次教研活动等。此次立项课程涵盖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学段,提高了党史融入课程的覆盖面。希望老师们结合自己课程讲好党史故事,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

徐光寿教授作了题为“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与各类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的辅导讲座。他从“应该推进的融合”“完全可以做到”和“如何有机融合”展开,先是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现实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指出“融合”的必要性;再从党史的学科属性、功能定位,大学课程的学科定义指出“融合”的可行性;最后从树立大历史观、“出乎史入乎道,以学术讲政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详细阐述“应融尽融”“能融则融”的道与术。

汤颖结合学校以往微课拍摄情况介绍“课程思政微课录制”的注意要点,从如何使演讲“有范”、如何让着装和ppt“有颜”、如何让素材“有趣”三个角度,详细解剖如何成就精彩微视频。她还就课件中使用图片、文字和视频等素材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作了特别提醒。

与会教师结合培训内容、课程建设要求与嘉宾展开互动。

据悉,上海大学党委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新成果,探索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学校依托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航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和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已两次启动面向全校的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课程建设项目征集活动,迄今已立项2批84门课程。这些课程中有人文、理工、经管和艺术类,课程类型丰富;有实践类课程等;有本科生课程,有研究生课程和继续教育学院课程,实现学段互通……发起成立全国高校首家党史类课程联盟,迄今已举办两届联盟联席会议。

本期沙龙帮助教师更自觉更主动地把百年党史中的思政元素有机有效融入各类课程。这次沙龙得到各项目组老师积极参加,也吸引了中南大学、井冈山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老师积极参与。(殷晓 曹园园)

上一条:“示范课程有名师,名师点亮示范课” 上海大学举行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结项说课展示

下一条:刘昌胜校长走访教务部工训中心 慰问暑期坚守一线的师生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