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施方案

创建时间:  2022/04/25  苏珊   浏览次数:   返回


第二届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施方案


第二届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别设置和名额分配

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

根据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现专任教师数确定教学单位参加本届校赛的推荐名额(附件1,各学院正高职称参赛人数不少于总人数的1/3。学院推荐人数最多可在分配名额基础上增加30%。

二、评分标准和材料要求

(一)评分标准

学校大赛包括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环节。

网络评审阶段,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40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成绩占20分。

现场评审阶段,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5分钟的提问交流满分为40分。

评委评分实行实名制,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三部分成绩之和为选手的总得分,具体评分细则详见附件2

(二)材料要求

1.申报书申报书样式详见附件3

2.教学大纲。课程现使用的最新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3.教学设计。针对本课程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教学设计,样式参见附件4

4.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5

5.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教学设计材料中的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6

三、材料报送和时间节点

1.请各学院于20211214日(周二)12点前汇总学院参赛信息,由教学秘书将汇总表(附件7)的电子版发送至教务部教发中心邮箱,并将汇总表的纸质版交送至教发中心,纸质汇总表需由教学院长签字并盖学院章

请各位参赛的课程主讲教师在20211217日(周五)14点前,将申报书(其中推荐意见暂不用填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设计上传至大赛官网(https://shucx.mh.chaoxing.com)。上述所有材料上传的电子版均需包括word版和pdf版两个版本。

教学秘书即为本学院选手参赛材料的审核人,请教学秘书20211217日(周五)17点前完成本学院参赛材料的审核,确认材料符合格式要求。

2.如果院赛组织情况相材料(院赛通知、院赛参赛选手名以及相新闻报道、图片资料等),请学院教学秘书在12月15日前递交电子版到教发中心邮箱

3.学校将组织专家对选手递交材料进行评审,随后公布入围学校大赛的教师名单,并组织安排课堂教学实录(届时将另行通知

4. 20211231日(周五)12点前,入围的课程主讲教师需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上传至大赛官网报告和支撑材料需要包括word版和pdf版两个版本。

5.2022年1月4日(周二)晚上24点前入围的课程主讲教师教学创新设计汇报PPT上传至大赛官网。现场教学创新设计汇报拟定于1月上旬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参赛教师请提前做好准备

四、奖项设置

(一)个人(团队)奖。按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根据市赛分配名额和要求,推荐赛成绩优异个人(团队)参加第二届上海市高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二)优秀组织奖。对大赛开展过程中,教师参与度高、大赛成绩突出、影响效果明显的组织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附件1:

第二届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名额分配表

序号

教学单位

名额

相关要求

1

通信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2

计算机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3

材料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4

机自学院

6

至少推荐教授2名

5

理学院

6

至少推荐教授2名

6

环化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7

生命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8

电影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9

经济学院

6

至少推荐教授2名

10

法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11

外语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12

文学院

6

至少推荐教授2名

13

美术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14

悉尼工商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16

体育学院

2


17

力工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18

国际教育学院

2


19

音乐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20

中欧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21

管理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22

图情档系

2


23

社会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24

新闻传播学院

3

至少推荐教授1名

25

社会科学学部

2

至少推荐教授1名

注:大赛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每个教学单位尽可能三个组别都有教师推荐,推荐的正高人数不少于总推荐人数的1/3。学院推荐人数最多可在分配名额基础上增加30%。

附件2:


第二届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


一、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评分表(40分)

评价维度

评价要点

分值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体现“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体现立德树人思想,符合学科特色与课程要求。

4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有深度、广度,体现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

反映学科前沿,渗透专业思想,使用质量高的教学资源。

8

教学内容满足行业与社会需求,教学重、难点处理恰当,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

课程思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三全”育人。

8

结合所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教学过程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8

教学目标科学、准确,符合大纲要求、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体现对知识、能力与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教学组织有序,教学过程安排合理;

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及问题解决。

以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支持教学创新。

创新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生成性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教学效果

课堂讲授富有吸引力,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活跃,深度参与课堂。

8

学生知识、能力与思维得到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形成适合学科特色、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视频质量

教学视频清晰、流畅,能客观、真实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常态。

4


40

二、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评分表(20分)

评价维度

评价要点

分值

有明确的

问题导向

立足于课堂教学真实问题,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

4

有明显的

创新特色

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评价等教学过程各环节分析全面、透彻,能够凸显教学创新点。

4

体现课程

思政特色

概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形成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

4

关注技术应用于教学

能够把握新时代下学生学习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

4

注重创新

成果的辐射

能够对创新实践成效开展基于证据的有效分析与总结,形成具有较强辐射推广价值的教学新方法、新模式。

4


20

三、教学设计创新汇报评分表(40分)

评价维度

评价要点

分值

理念与目标

课程设计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目标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体现对知识、能力与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教学目标清楚、具体,易于理解,便于实施,行为动词使用正确,阐述规范。

4

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点关系、地位、作用描述准确,重点、难点分析清楚。


4

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相联系。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特点和起点水平表述恰当,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合理。

4

课程思政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引用典型教学案例举例说明,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4

过程与方法

教学活动丰富多样,能体现各等级水平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目标。

12

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充实精要,适合学生水平;结构合理,过渡自然,便于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及问题解决。

能根据课程特点,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方法、技术解决课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

合理选择与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关注师生、生生互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考评与反馈

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合理评价学生知识、能力与思维的发展。

4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适合学科、学生特点的评价规则与标准。

文档规范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标准规范;语言简洁、明了,字体、图表运用适当;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

4

设计创新

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富有创新性,能体现高校教学理念和要求;教学方法选择适当,教学过程设计有突出的特色。

4


40




 

附件3:

第二届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申报书

一、基本情况

主讲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职务


学历


民族


政治

面貌


学位


工作单位


Email


手机


团队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在参赛课程中承担的教学任务






















参赛

课程

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1

类型


开课年级

·

学科[1]

门类


(个人或团队近5年参赛课程开展情况,承担学校本科生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二、主讲教师近五年内讲授参赛课程情况

序号

授课学期

起止日期

授课学时

授课对象

班级人数































三、推荐意见

学校教务

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学校政治

审查意见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思想导向正确。

主讲教师及团队教师成员不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五年内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学校党委(盖章)

年 月 日

学校意见






学校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4:

第二届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节段名称


相关知识点


授课时长


教学参考书


教学目的


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安排

教学环节序号

教学内容设计





作业与延伸阅读内容


引用国家优质视频资源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备注:教学设计为90分钟两节课的内容,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














附件5: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教学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

一、主讲教师代表性教学获奖成果信息不超过5

序号

获奖

年月

成果名称(容)

奖项类别

与等级

颁奖单位

参赛教师排名

1






2






3






4






5







二、人才培养成果证明材料不超过5

1.

2.

3.

4.

5.




附件6: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标准

1.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应为参赛课程中一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

2.视频须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的录制手段,拍摄机位不超过2个,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3.主讲教师必须出镜,要有学生的镜头,须告知学生可能出现在视频中,此视频会公开。

4.能够体现课程教学创新,不允许配音,不泄露学院名称和教师姓名。

5.视频文件采用MP4格式,分辨率720P以上,每个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1200MB,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

6.视频文件命名按照“课程名称+授课内容”的形式




















附件7:

第二届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汇总表


学院(中心)

序号

主讲教师姓名

性别

职称

学院

参赛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学科门类

手机

备注

1











2











3











4











5











6











1.课程类型: 如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

2.学科门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的学科门类填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管理学-12,艺术学-13

3.参赛方式:个人、团队



签字     盖章  




1 如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

2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的学科门类填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管理学-12,艺术学-13


上一条:学校举办市教学创新大赛和青教赛选手系列辅导培训会

下一条:历届校创新赛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