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自2013年正式实施“国际化小学期”,旨在夏季学期,邀请海外优质师资来我校开设全英文课程,让上大学子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原汁原味的国际化的课堂氛围。截止目前,历届选课学生数已累计达到18290人次。
2024年国际化小学期共申报100门,通过线上函评、线下专家评审,共50门课程入选。其中17门线上课程,33门线下课程。理工类占比52%,人文社科及经管类占比48%。2024年6月3日至6月15日,为期两周的全英文课正式开启。其中,悉尼工商学院聂智老师和体育学院申亮老师邀请的外教Markus Prandini教授和M. Jean Keller教授,开设的线上课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你的健康和幸福:探索并成为最好的自己》的选课人数分别达到126和118人,且课堂组织活跃、授课形式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其中,Markus Prandini教授以摩拜单车市场机遇作为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将看似微不足道的创意,转化为具有市场潜力的共享单车服务。通过发掘和利用市场机遇,微小的创意可以转化为具有巨大价值的商业实体,为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M. Jean Keller教授及其助教 Shrinidhi Thiruvengadam 为了激发同学们参加小组活动,首次将在线小组竞猜形式引入国际化课程,并围绕不同的主题设计了丰富的小组互动和研讨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同学在线学习的热情。生活在Z时代的大学生,面对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日趋疏远的人际关系,更需要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指导和认知自己。该课程不仅教授同学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而且引导同学们如何从心理、生理、社会和情感等方面对自己的身心进行积极建设,做最好的自己。
2024年6月13日,第九届上海大学国际教育论坛在我校宝山校区乐乎新楼2号楼思源厅成功举行。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我校200余名师生代表,通过线下、线上相混合的方式参加会议。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教务部杜晓庆副部长出席论坛,论坛由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蔡震尧副教授主持。
会上,聂清副校长向与会的国内外专家致欢迎辞。聂清副校长首先回顾了已实施十余年间的上海大学国际化小学期,感谢外籍教师与对接教师的倾情贡献。而后,聂清副校长聚焦于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构想面对以ChatGPT、Sora等大模型为代表的AI新技术,大学教师应该如何变革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探讨应对技术变革的有效途径,引发在座学者的深思。
在主题演讲环节,瑞士卡莱多应用科学大学的Markus Prandini教授以“AI时代的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重塑高等教育”为题,线上分享了AI时代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斯凯孚荷兰研发中心Zhou Xiaobo教授分享了题为“面向大学生的创新教学方法:结合MBA技能和个人发展,助力未来成功及案例研究”的报告;英国罗伯特戈登大学的 Chan Tak Yee Andy教授作了题为“大学教育4.0”的报告;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Manfredo Manfredini副教授以“创新教育法:整合新技术和关系式参与,为设计学科的跨文化、转换式和跨学科协作提供未来保障”为题,分享了观点;上海交通大学孙婷副教授进一步发表了关于“整合人工智能与数据驱动方法的课程体系开发:一项战略举措”的看法。爱尔兰科克大学教学副校长Paul McSweeney教授线上做了主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学术诚信”的精彩报告。
在互动问答环节,泰国艺术大学Nantanit Wanichacheva教授、法国南特国立高等建筑学院Laurent Lescop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Hepu Deng教授、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Pieter Antoon Verdegem副教授以及巴斯克大学Mois Ilia Aroyo教授与现场及在线师生针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于未来人类教育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应该如何演变等等问题展开互动与交流,学者们分享自身经验、积极各抒己见,气氛活跃。
国际教育论坛结束后,聂清副校长、教务部杜晓庆副部长陪同外教们,赴音乐学院音乐厅欣赏了“夏季艺术实践—弦乐团汇报音乐会—仲夏夜之梦”。
通过国际化小学期和国际教育论坛等等活动,学生们开阔了国际视野,体验了丰富多元的国际文化氛围;通过与外教们充分交流,我校对接老师学习了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了解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为AI时代的教学模式变革开拓了思路;同时也促进了各学院与海外高校的师生互访,拓展了教学和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