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我校应邀参加“国际教育项目思政引领力提升培训班”并作大会报告

创建时间:  2025/08/07  李芮珂   浏览次数:   返回

7月30-31日,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的“国际教育项目思政引领力提升培训班”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伟长学者顾晓英应邀参会并作大会报告。来自全国77所高校的175位国际教育项目负责人齐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聚焦“锻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推动国际教育项目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探讨思政教育赋能国际化办学的方法路径。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建辉出席并致辞。他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国际教育项目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和紧迫课题,要通过思政引领不断强化出国留学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让他们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站稳中国立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鹏指出,国际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明的对话。国际教育项目要着力锻造思政引领力,培养出更多既能扎根中国大地、又能沟通世界的国际化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晓英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马国刚研究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张苗苗副教授,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副总编辑刘云云分别作大会报告。顾晓英聚焦国际教育项目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认同难、协同难、实践难、内化难等现状,从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保障机制、成效评估等维度提出了优化建议。

“院长圆桌论坛”环节,来自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深圳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的项目负责人结合本校办学实践,围绕着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规范建设、社会认可度提升等分享了学校的特色举措和办学成绩。

在分组研讨中,175位国际教育项目负责人围绕“中国符号课程建设”“跨境教育衔接育人”“红色文化融入”等议题展开广泛交流。大家一致表示,希望借助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充分整合各项目院校优质办学资源、广泛凝聚办学共识,打造国际教育项目思政育人共同体。

上一条:学校正式发布《2023-2024学年上海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

下一条:上海大学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结项展示会暨第20期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共享课